扁平足研究现状疾病概念

扁平足又称平足症,指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者患足外翻,站立、行走的时候足弓塌陷,引起足部疼痛的一种畸形。

足弓低平或消失致使足内缘接近地面无法起到缓冲作用,因此易产生疲劳和疼痛。

image.png

相关定义

足弓:是由跗骨、跖骨的拱形砌合,以及足底的韧带、肌腱等具有弹性和收缩力的组织共同构成的一个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一般可分为前后方向的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水平方向的横弓。是足部主要的承重和减震结构,可帮助身体维持平衡,为足部承受身体负荷提供了重要的稳定和弹性保障。

内侧纵弓由内侧跟骨、舟骨、距骨、内侧第1-3跖骨、3块楔骨构成,弓背的最高点为距骨头,足底筋膜和韧带作为支撑且富有弹性,又称弹性足弓。

外侧纵弓由外侧跟骨、骰骨、第4跖骨、第5跖骨构成,骰骨为弓的最高点,结构稳定,但弹性性能较低,可维持足部稳定性,又称支撑足弓。

横弓由各跖骨的后部及跗骨的前部构成,以第2楔骨最高。

image.png

疾病分类

1.按照形成原因分类

  先天性:遗传因素,导致后足跟外翻、前足外展、足跟及足外侧压力较小,应在早期进行外科矫正。

  后天性:由于体重超重且足部力量较弱致使内侧纵弓塌陷或足弓因受力异常发生改变,也常伴随糖尿              病以及关节退变、颈后肌腱功能不全等疾病发生,可通过使用矫正鞋垫配合恢复训练等治疗。

2.按照形成特点分类

 弹性:也称柔性扁平足,指无负重训练时内侧纵弓表现正常,当站立或身体负重时内侧纵弓急剧下降,最常见的扁平足类型,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儿童柔性扁平足是儿童最常见的骨科问题之一。可影响48%-77.9%的年龄2-16岁的儿童。

 僵硬性:又称刚性扁平足、病理性扁平足,是指在无负重时足弓呈现降低或消失的现象。日常走路与运动时会出现疼痛,一般建议手术治疗。

疾病表现

1.疾病表现

足部内侧纵弓塌陷导致患者易出现足部疲劳和疼痛、足部关节变形,如果炎症比较厉害,还会出现局部肿胀,皮肤潮红,皮肤温度升高等红肿热痛的表现。同时出现距骨内旋以及足部外翻、前足外旋微翻和外展,同时足内翻肌群以及足外翻肌群的肌肉力量受力不平衡。长期如此进而会影响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以及脊柱等结构。

image.png

2.长期表现


在下肢生物学上的临床表现为过度旋前所造成的跟腱病、应力性骨折、髌股关节疼痛、背痛等。

下肢力线不正则会引起臀肌、梨状肌、髂肌束以及外展肌代偿机制,最终出现腰痛等症状。

长期单侧扁平足会导致脊柱侧弯。

image.png

疾病兼症

1.足底筋膜炎、结缔组织炎症、创伤性关节炎、肌腱炎(尤其是后胫肌的肌腱炎)、膝关节髌腱炎等炎症。

2.足型异变、拇外翻、足后跟外翻、足前掌外展、踝关节变形等畸变。

3.X型腿等腿型改变。

4.胼胝、鸡眼、腰肌劳损、内脏损伤、韧带萎缩甚至破裂、肌肉萎缩等。

5.糖尿病足(扁平足会加重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溃烂等症状)。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