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柔韧性扁平足诊疗专家共识”启动会会议总结

来源: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足踝专委会 2024-10-18

                                                                                         微信截图_20241018115910.png

                                                                                                                                                                委员会合影

2024年9月21日,由北京恒济卫生管理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足踝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起的“中国儿童柔韧性扁平足诊疗专家共识”启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建中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汇聚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重点探讨了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预防、筛查、诊断和治疗。本次会议标志着中国首部“儿童柔韧性扁平足诊疗专家共识”编写工作正式启动,并为该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标准化方向。

背景与重要性
       张建中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儿科足部疾病,与成人扁平足在病因和治疗上有显著差异。部分儿童的扁平足会随年龄自愈,但某些情况下需要早期干预。然而,目前在临床上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导致医生和家长对治疗策略存在困惑。他强调,制定一个权威的专家共识,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清晰的诊疗路径,并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学术交流。

微信截图_20241018115932.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建中教授致辞

共识编写框架与进展
      此次会议详细制定了中国儿童柔韧性扁平足诊疗专家共识的编写框架和进度计划。共识编写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由国内权威专家组成,分别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体育大学等医疗相关机构的专家。委员会编写共识将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包括证据检索、利益冲突声明、专家投票等流程,确保共识的科学性和透明性。
      委员会强调,此次共识将涵盖儿童扁平足的各个方面,包括定义、分类标准、临床表现、筛查与诊断,以及治疗策略等。共识编写过程将分多轮进行,经过专家讨论和表决,以保证其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规范化的诊疗标准将大大提升中国在儿童足部疾病领域的临床实践水平。
临床挑战与委员会讨论
      委员会在讨论环节中深入探讨了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定义、筛查方法和临床诊断挑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施忠民教授强调,共识的制定应避免过度复杂,建议首先建立统一的讨论框架,明确各个关键问题后再进行细化和扩展。他认为,未来可以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更加详细的临床指南。
      关于筛查方法,委员会一致认为,当前的筛查技术尚有改进空间。例如,足底压力分析、影像学检查和动态步态分析等虽然在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在大规模筛查中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等尚待优化。基于此,陈亚平教授提出精确度与可重复性、易操作性与无创性、快速性与便携性、动态评估能力与数据存储分析、标准化与成本效益需平衡是筛查设备的重要指标,并且可以通过建立设备行标,确保临床和大规模筛查中的有效性、可靠性、准确性。
      关于预防,杨凡教授认为儿童柔韧性扁平足应该遵循早发现、早预防、早教育、早矫正的原则,通过统一标准的筛查设备早发现扁平足患儿以及其高风险人群,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早期干预,防止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发展,促进足弓恢复。
治疗策略:非手术与手术的探讨
      在治疗策略方面,委员会对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了深入讨论。
      非手术治疗是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首选干预方式,特别适用于早期干预。其主要目标是减轻疼痛、改善足弓功能,并预防畸形的发展。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活动调整、减轻体重、矫形鞋垫和理疗干预等。专家们特别提到体重控制和功能锻炼在预防和干预儿童柔韧性扁平足中的重要性。学龄前期是足弓发育的关键时期,适度的体重控制有助于减少足部负担,降低扁平足的发病风险。此外,合理的足底肌肉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足弓的力量,帮助预防畸形的进一步发展。专家们建议,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儿童的发育阶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最大化非手术治疗的效果。
      关于严重病例的手术治疗,鲁明教授介绍了外侧柱延长术等常见手术方法。这些手术对于矫正前足外展和根骨外翻具有显著效果,手术成功率较高,适用于对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有明显结构性异常的患者。
展望与未来方向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儿童柔韧性扁平足诊疗向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将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儿童足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最后,张建中教授呼吁各位专家积极参与到共识后续的编写工作中,确保共识内容的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学术的交流,也为国内制定儿童足部疾病的诊疗标准奠定了基础。相信随着共识的推广应用,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诊疗技术将更加规范,有望显著改善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足部健康水平,造福广大家庭。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